2020年,我局在“六稳六保”、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业发展、粮食流通监管和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性作用,确保了粮油市场稳定、保障了防控物资急需、促进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保粮食安全工作稳中有序
一是超额完成储备计划。超额完成粮食储备计划,按照我市辖区各类粮食库存统算,可满足全市城乡居民一年的口粮。二是保障市场供应。积极落实粮油市场供需情况、成品粮市场动态跟踪、保供稳价情况等日报制度,充分发挥326个市场价格监测点作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完善了《临沂市粮食安全风险防控预案》,设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86家,有力保障粮油应急需求,加大原粮出库、需求监测、资金支持和工作协调力度,加快地方储备粮轮换力度,解决企业用粮难题,35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保证了市场平稳运行。三是扎实开展粮食收购。通过开展产购调查,召开部门联席会、新闻发布会,实地调研督导等一系列措施,组织企业移库集并、储备轮换,加大仓储建设力度,同时做好有效利用社会仓容、备足收购资金等工作,确保了粮食收购有序进行,,完成夏粮收购60万吨,秋粮预计收购61.5万吨,2021年1月,已收购41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预计2月底完成全部收购。
(二)“优质粮食工程”顺利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进展顺利。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其中莒南县被评为示范县,先后有6家企业被评为示范企业,2020年,持续推进我市6家“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建设,目前,我市6个“中国好粮油”项目完成投资2.998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01.05%,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五优联动”成效明显。我市把“五优联动”贯穿于“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全过程,重点推进园区建设、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质提升、品牌策划宣传、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订单收购等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粮油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总产值309.45亿元,利润总额8.8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87%,19.22%,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51亿元,增幅10%左右。
(三)临沂粮油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第三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粮科院院长翟江临;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王伟华;市委书记王安德,市政协主席徐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侯晓滨,市政府副市长郑连胜等领导出席。以“新起点、大战略、强载体、促发展”为主题,举办了粮油精品、科技成果展览、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项目推介及签约、“齐鲁粮油”花样面点大赛、粮食行业互联网创新展等活动。共展出粮油产品5000多种,现场签约55个项目达63亿元,总参观人次达1.73万。临沂粮油区域品牌建设全面展开。临沂粮油区域品牌--“沂蒙花生油”是“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子项,以我市粮油产品的历史渊源、区域特色等特征,强化地域观念,创新宣传方法,培育壮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地域特色产品,引导和鼓励粮油龙头企业巩固和提升现有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打提高我市粮油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10月11日粮博会项目推介及签约仪式环节,我市以“沂蒙花生油”为主题进行推介,详细的阐述了我市粮油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成果,并自信的发出“全国每8桶花生油就有1桶产自临沂”响亮声音,让“沂蒙花生油”惊艳全场,底气十足,进一步扩大了临沂粮油品牌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在2020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周暨科技“三对接”和人才对接启动仪式上,山东金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授予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粮食产业(高油酸花生油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市粮油产业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领域。“互联网+”实现粮油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临沂优质粮油馆”上线,扩大了我市粮油产品的宣传纬度,2020年在省局的指导下,我市又专门举办两期视频会议,200多家粮油、食品企业参加培训。
(四)现代化粮食监管能力大大提升。一是扎实推进“互联网+粮食监管”,在全市20家骨干储粮企业安装监控系统,通过“山东粮食流通监管云平台”实时监控每个企业、每个库点、每口仓。开发粮食库存实时监测信息系统,红外扫描粮面平整状态,对粮食库存数量在线监测,做到“远程能看到,库存全知道”,确保市级粮食储备的数量真实可靠。二是应用“双随机检查”“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开展跨部门联动执法,做好夏粮收购专项监管。今年,全市开展监管51次,共出动粮食流通监管人员200人次,检查收购主体85个,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例,有力保障了收购市场秩序稳定。三是粮食安全责任考核成效显著。2019年度我市考核等次为优秀,考核位列全省第二。2020年,启动“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监管能力及制度建设,为理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制机制、提升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效能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圆满完成粮食库存检查。目前,我市各级储备粮承储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粮油仓储管理的法规、规定,做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我局受表彰为“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工作先进单位”。
(五)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一是拓展物资储备职能任务。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承接医疗物资储备任务,整合市应急局、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森林防火、抗旱防汛等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实现市级储备17530余万元,落实了商业储备财政补贴2340万元,带动商业储备货值5.7亿元,做好了全市各类防疫及重要会议保障工作,获得“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救灾物资采购任务。落实2020年度救灾物资采购预算计划,完成了100万救灾储备、4850万元的医疗物资采购及1.2亿元疫情防护物资采购任务,编制完成了森林防火季2523万元财政预算物资储备计划。三是实施商业代储计划。利用社会储备资源,开展救灾物资企业储备,考察18家物资代储企业,签订商业储备代储协议9家,实现食品类等救灾物资协议储备货值580万元。四是加大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山东省鲁南区域应急物资(医疗防护)储备中心”项目建设,通过国家资金支持评审,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一是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落实好国家、省粮食储备相关政策,加强粮食收储管理,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二是创新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从注重总量向数质并重转变,从侧重收储向统筹“产购储加销”各环节转变,利用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和各类粮油洽谈会、展销会,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粮食产销协作平台。三是大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五优联动”,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支持粮食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订单收购,实施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推广“放心粮店+主食厨房”等模式,畅通优质粮油消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四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充分利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指挥棒”,引导全市毫不放松抓紧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地见效。
(二)全面落实储备管理职责。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围绕储备安全这个核心职能展开工作,一是细化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完善储备职能,将全市各类物资储备、轮换、管理职能整合统一,尽快实现统一管理。二是完善构建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应急保障。落实2021年度救灾物资采购计划,指导县区推进物资储备,扩大应急储备规模,构建市县乡应急物资储备网点,健全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三是打造专业化、智能化储备工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联通,部门共享,推进仓储设施、设备现代化改造、购置、提升,促进仓储管理、物资出入库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
(三)着眼“十四五”规划,谋划未来发展。一是建设国家级粮食物流中心。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发展条件和要素支撑,初步规划投资建设以粮油为主,以干果、调味品、食品冷链、蔬菜为补充的集线上线下交易、物流、配送、园区加工、进出口贸易、质检、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国家级粮食物流中心。二是建设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山东省鲁南区域应急物资(医疗防护)储备中心”项目已列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74个重点项目之一,同时列入了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省应急系统“十四五”时期行业发展规划,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打造成华东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的重要节点。三是加快粮食科技发展。从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开发粮食产品品种、优化粮食品质、发展绿色储粮技术入手,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合作,争取在我市河东区筹备建设粮油科技孵化基地,着力提升我市的粮油科技水平。